当前位置:醉红妆>历史军事>穿越之我在香港> 第二九四章 日本四大财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四章 日本四大财团(1 / 5)

小日本国内在战败以前曾经有四大财团,这四大财团就是在后世也是相当有名的。他们是三菱、三井、住友,还有就是安田。三菱先不说,他在重工业和化工工业上稳执日本工业之牛耳,三菱重工更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重工企业,就算是后世的三菱汽车那也是世界名牌。如果不是因为受制于自己国内贫乏的资源,他们说不定比美国那些垄断财团还要牛气。当然三菱财团旗下三菱制钢、三菱伸铜等企业也都是行业一流。而比1946年才建立的本田和他们相比,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别看在后世本田很出名,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本田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才建立的新公司。至于是老牌的丰田公司,虽然他在战前也很出名,但是和三菱这些大财团相比,还差一点儿。但是他的母公司却是一个可以可三菱财团并驾齐驱的一个大财团。

而且这些财阀一直都是日本政坛上的主力之一,和海军以及陆军一起被成为日本的三大巨头。谁都知道在战前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向来不对付,但他们两方却从来不敢得罪这些财阀,因为他们手里有钱。他们除了有钱之外还是贵族,而贵族在日本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的,这一点儿就连英国的皇室都非常眼红。

而除了名声最大的三菱,三井财团就没那么有名气了。因为这家公司在自己的公司命名上很少冠上“三井”这两个字眼儿。虽然他的名声没那么大,可这家财团却被人称为日本的“产业组织者”。而只要人们得知其旗下的几家公司的名称的时候,立即就会深深地明白了这家财团的强大。想一想,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这些公司有的已经是老牌公司了,如:丰田,或许有的才刚才建立没几年,并没有多大的实力,如:三洋。可是不管是老牌的丰田,还是新建的三洋,甚至是东芝、松下、索尼等等,他们在之后的几十年,发展之迅速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全世界都成为了他们的舞台。而这些公司表面上看似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但是在背地里却有着更多的共谋,因为他们同属于一个叫做三井财团属下。

就像是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他们就几乎时时刻刻的不忘谋算中国的经济: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上海宝钢怎么就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

是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要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它们是一家人,谁又是它们的家长呢?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tai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还是另有其人?

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著名的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

而这些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三井!

声明不显,但是却无处不在的三井。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三井。

而除去这两个带“三”字号的大财团之外,四大财团之一的住友财团则开始的更早。这个财团源自约于400年前,即1585年。住友财团的前身是一个叫做“住友政友”的人兴办的一个小商店,之后壮大,发展成为现代的跨国大型企业集团。而1585年,在中国历史上,正是明末。

关于住友的发展,有着有趣的传闻。当时,有一个名叫“白水”的中国“技术人员”远途到日本,他应住友的请求,对冶炼铜的技术,即将铜和银分离的技术进行了指导。当时日本虽然拥有丰富的铜矿石,但只有原来的成品率较低的制造工序,只能生产出质量不好的产品。住友向白水先生学会了最新技术,在当时的日本产业界能够获得“首创者利润”它为住友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其后,住友为了制造和维修冶铜时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设立了机械制造所,它成为今日的住友重工机械公司的起源;以生产工艺的副产品硫酸气作为原料,住友开始生产肥料,它成为住友化学公司的起源;为了筹措资金加以运用而设立银行;为了供应电力设立发电厂;进而扩展到炼钢、玻璃、水泥、电线、电机、通信、铝、建设、保险等行业。到明治时代,即20世纪初,被称为“住友财阀”的一个大财阀集团就形成了。

不过,由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日本所有财阀被命令解体,住友财阀也消失了。美国政fu再次拍卖日本工业,也让住友财阀的再次崛起成为了泡影。不过,虽然工业方面不行,住友财团下属的住友银行却依旧是日本排名前两位的大银行。这家银行的历史跟住友财阀的历史相差不多,早在德川幕府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