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历史军事>变臣> 第九百四十九章八面来风(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四十九章八面来风(三)(1 / 2)

楚州永宁府,楚王府。细雪飘飞,难掩红彩,往来的人群脸上挂着笑容,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怡园,王府西侧的小花园,远不及碧漪园奢华。几树腊梅迎雪傲放,梅边有亭,锦障之内楚王石重杰、王傅马遂真、王府长史沈文清、司马黄继平、谘议参军事焦凌、王友邓国伦、文学鲁平阳、祭酒张天宇围炉而坐,赏梅吟诗,录事参军黄文祥则在一旁温酒,酒香四溢,惹得细雪也不断地向内飘飞,刚及锦障便被里面的暖意化成水滴。鲁平阳笑道:“诸公,良辰美景不可辜负,当满饮此杯。”鲁平阳是本地名士,做过一任县令,因不惯官场逢迎索性归家闲居,石重杰听闻他的名声,亲自前往相请打动鲁平阳,被委为王府的文学。焦凌道:“王爷,你们都是雅人,小小一杯酒能喝上半天,老焦可耐不得,要用这小杯饮酒,这肚中的酒虫就要爬出来了。”焦凌原是左武卫的宁远将军,因在比武时伤了将军钟离全,被他寻了个错处发落到安东大营任振威校尉,他在京中便与楚安王交好,石重杰就藩楚州后,想办法将他调到了王府。石重杰笑道:“大碗饮酒方显将军英豪本色,来人,给焦将军换大碗来。”沈文清道:“焦将军,你可得悠着点,我可替你数着,我们喝一杯你可六七杯下了肚,这再换成大碗,我估计那坛酒都要进你的肚中了。”众人哈哈大笑,张天宇摇头晃脑地道:“梅,我所欲也,酒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梅而取酒也。”张天宇是个久试不第的举人,性情疏狂,写得一手好词,在士林中颇有声望。邓国伦为人严谨,最看不惯张天宇佯痴卖狂,正色地道:“王爷,我等在此赏风吟雪,贫苦百姓却缺衣少食,一家老小挤在床上以体温御寒。王爷要敦促胡刺史派人四处巡视,若发现贫苦之人要及时救济,莫使其冻馁而死。”石重杰笑意一僵,自打就藩以来,这位楚州刺史胡立真没少暗中针对自己,不用问是奉天子所命故意为难自己。今年楚州税赋四百六十万,胡立真恨不得把地皮都搜刮干净送进国库换取晋升,自己前段时间随意在楚州乡间走了走,楚州百姓的日子都过成了什么样,实在让人痛心。沈先生说胡立真打错了算盘,胡立真越是“能干”,天子就越不会轻易动他,使惯了的刀用得顺手,割下来的肉还多,换了别人指定要打折扣。肉不尽而索无止,鹰犬亦不得歇,只是可怜那些身为鱼肉的百姓。马遂真明白楚王心意,道:“王爷只需放手去做,不必顾虑过多。胡立真如果救助不力,王爷自可上本参奏他,事情摆在桌面上,天子也不好过于袒护他。州中百姓困苦,王爷派人送钱粮给养慈抚幼院,让官府出面赈济百姓,王爷既收其誉又没有收买人心之嫌。”沈文清等人皆称“善”。…………并州武阳府,洛王府。院中摆满了各地送来的礼物,石重仁兴致勃勃地看看这个,拿起那个,啧啧称赞着,等他看罢,一旁的仆人便抬起箱柜送入库房。从二十日开始,来送礼的客人把王府变成了市场,每天府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石重仁来者不拒,王府的四个库房被塞得满满当当,司马刘书良紧急命人清出了一个院子,这才能容纳延延不断到来的礼物。等石重仁回到书房,刘书良笑道:“王爷,离过年还有几天,各县的礼物还在不断送来,看样子又要腾地方装了。”石重仁不在意地摆摆手道:“礼尚往来,你按照礼单相应的还回去便是,还有大伙跟着我辛苦了大半年,挑些东西赏赐下去,那么多的东西摆在库中生灰做什么。”庄松伟劝道:“王爷,你初来就藩就大肆收授礼物,传到天子耳中恐对王爷不利。”并州自刺史全兴宗至各县县令都派人送来了礼物,还有一些权贵之家也送来了年礼,庄松伟略略估算过,这些礼物的价值不会少于二十万两,他着实替石重仁担心。石重仁微微一笑,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心中想道:庄先生忠心是不用说的,可惜见识不足,要知道我越是肆无忌惮地收礼,天子哥哥对我才越放心。王府中的那些官员,庄先生和三舅都只能处置内事,护卫等武事有严胜森足以胜任,而罗观泰等人可为耳目,天子派来的那些官员可处理日常事务,孤身边还少了几个运筹帷幄的谋士。此事可交由罗观泰去打听,等过完年后孤便以游玩、打猎为名去寻访贤才,这种胡闹式的寻访很合我性格,皇兄听到了也只会笑骂一声,绝不会放在心上。孤读史书的时候每多感叹贤才隐于市井、草莽之中,这些人若得风云便能趁势而起,创就一番伟业青史留名,可惜太平年间,这些贤士多寂寂而终,不为人知。孤读过江安义之父所写的那首定风波,读人让人心境豁达,江父身怀大才而困苦而终,但身处逆境仍心胸旷达,着实让人钦佩。据说当年范夫子就是被这首词打动,才收下江安义为徒,唉,也许正是有这样的父亲,才有江安义这样的儿子。想到江安义,石重仁的眉头微不查觉地皱了一下,化州的礼物很早就送来了,除了一些化州特产外,还有四匹宝马,牛羊百头,黄金二百两,美玉二十件,这些东西至少价值二万两,江安义真是有钱,出手大方。收到这些礼物石重仁并无喜意,要知道江安义当年可是出了名的“二愣子”,官场的清流,石重仁在宫中听父皇说起江安义时,心中满是敬佩。当初的清流变得随波逐流,甚至犹有过之,对朝庭来说并非好事。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