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其他类型>她穿我的白衬衫[悬疑]> 第104章 隧道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隧道(1 / 3)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这几个月,林几何最近接的案子不多,偶尔接两个案子,考虑到郁棠最近学业繁重,很少让她参与调查,只是偶尔会给郁棠布置犯罪分析的任务。

比如她正在写的这宗连环凶案的犯罪分析。

自开学后的这几个月来,S市接连发生好几起女性遇难案,但由于尸体发现地点过于偏僻,案件侦破一直未能有所进展,因此,这件案子被Hunter总部分给了林几何。

昨天,有人在城西的垃圾填埋场,发现了一名拾荒女性的尸体。

和之前的遇害者一样,她的嘴里塞着一张写满咒文的符纸,经法医分析,这张符纸上的朱砂成分和之前被发现的相同。

她问过相关人士,符纸上的咒文常常被用来镇压冤魂。

郁棠翻着卷宗,不由地拧起了眉头。

受害者都是女性……

相对来说,由于城市的高开放和高包容度,城市对女性更加友好和安全,但同样,城市更容易聚集潜在犯罪者。

大多数连环凶手都会将女性作为犯罪对象,有的凶手是出于对女性的仇视,有的凶手是出于独特的癖好,比如屠夫案中的全家福特征,有的凶手则是出于生理因素的考虑。

打倒一个欺负他的恶汉很难,但转身挥刀向更弱者,却是极其简单的事。

这些人常常在城市的偏僻角落,他们白日里披着人类的躯壳,穿梭在人流里,而夜里,他们蜷缩在荒芜的角落,心怀怨愤,最后将大刀砍向无辜的路人。

无论是在下手时,还是抛尸时,凶手很巧妙地避过了附近的监控摄像头。

受害者身上有一定抵抗伤,这说明受害者曾对凶手进行抵抗。

五名遇害女性的职业、外貌、生活习惯均是天差地别,这些受害者除了性别以外,没有任何共性,更没有重合的社交圈子。

前世的这宗案子是怎么收尾的呢?

连环凶杀案并未在拾荒女性这里画上句号,而是在下个月第六位受害者的尸体被发现后,彻底画上终止符。

比起凶手作案时的肆无忌惮,她疑惑的是:在犯下第六起案后,凶手彻底销声匿迹,凶手为什么选择在这个点停手?

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犯下六宗案子,几乎是一个月一起案子的频率,可见凶手的犯罪能力不断提升,恶性程度也在不断升级,这种情况下,凶手良心发现,主动终止犯罪的可能性极小。

连环凶杀案的终止,一般都是以凶手作案能力的丧失,或者以凶手死亡作为结束。

难道是凶手迎来了正义的曙光?

或者像屠夫案的凶手一样,因为意外失去作案能力?或者因为其他犯罪被逮捕,丧失作案的先决条件。

正如她之前分析季回雪时的思路,对连环凶案来说,最具有研究意义的常常是凶手初次犯罪,此时的凶手还没有达到后期的犯罪水平,因此,更容易遗漏重要证据,这些证据或许初时不显,但随着凶手犯罪框架的堆砌,必然会成为指向凶手的利剑。

同时,初次犯罪的对象,最能反映凶手的作案对象挑选逻辑。

郁棠反复翻阅着第一位受害者的卷宗。

第一位受害者赵心怡是普通公司职员,二十五岁,单身,住在城西,出门夜跑后失踪,第二天公司未能联系到她,这才选择报警。

郁棠看了一眼,赵心怡常用的跑步路线并不算偏僻,是很多夜跑者青睐的路线,而跑步的地方,距离她的家并不远。

监控拍到赵心怡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她跑步的必经之路上,那段时间路上的人很多,但并没有人听到呼救声。

失踪三天后,赵心怡的尸体在城郊的树林被发现,她被装在红蓝色尼龙袋子里,嘴里塞着一张符纸。

死亡降临在她失踪的第二天,凶手用手扼死了她。

在赵心怡脖子的淤痕上,有一道疑似戒指留下的痕迹,而这道痕迹,在之后的四位死者身上,都没有发现。

在五名受害者的身上,没有发现凶手的DNA痕迹。

为什么没人听见赵心怡的呼救声呢?还是说,凶手把她骗到了无人处?或者,凶手是赵心怡的熟人?

据调查,赵心怡的社会关系极其简单,她的生活就是上班、跑步和当动物志愿者,她很少和人发生矛盾,为人善良,乐于助人。

郁棠推测,凶手应该是成年男性,年龄在三十五岁到五十岁,没有犯罪史,有一定风水道术背景,遭受过重大打击,职业或许与犯罪相关,比如出租车司机等不容易引起戒心的工作。

只是,满足这些条件的男人成千上万,郁棠并不满意自己写的犯罪分析。

郁棠拧着眉头,在电脑面前坐了半个小时,仍然没有新的分析思路。

贺迟发来一条消息。

【我下周回S市,朋友们在明远湖办了欢迎会,如果你和你的男朋友有空,可以过来一起玩。】

正在喝水的郁棠差点被呛住,她咳嗽了好几声,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贺迟这个傻子,怎么出去游历了大半年,心智毫无变化?她哪来的男朋友?联邦又没有对象包分配的制度。

【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