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武侠修真>出不去 回不来> 出不去 回不来(0155)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出不去 回不来(0155)(1 / 3)

“这个观光农业示范园就是要按照观光农业的标准对我们现有的观光农业进行升级,也是我们基础观光农业升级的延续吧。只不过,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标准观光农业进行设计和打磨。

同时,大家不要担心投入的问题。一个是现有的基础很好,可以充分利用。我的想法是把现有的核心观光区做一个品质的升级,再把化佛寺作为观光风景区,把化佛老酒坊作为传统文化技艺观光区,以这三个区为核心,做成我们黄莲创价值的核心观光区域。然后,把我们全镇所有的特色农业区块按照生产交通,观光交通做一个交通和安全保障升级,开放成为宣传观光区,勉费让人游览参观,起到宣传和留客效应。

这样,核心区,宣传区互补,让游客来了,没个一天两天游不完,走不了,以此带动饮食、住宿……相关产业的繁荣。而整个黄莲镇就是一个大的省级观光农业示范园。”任正说完了这个计划,心里也很是兴奋。

“哦,有收费的,有不收费的,有现代的,也有古朴的,有现实的,也有文化传承的,这样能留住人。”

“有了这么大的园子,就没有人再骂我们屁股那么大一砣,半小时就看完。怕是要留下来吃吃黄莲的饭,住住黄莲的民宿才能离开了吧。”

“现在这高速路通了,有条件做这些了,这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做得。”

“有化佛寺的悠久文化吸引,有化佛酒坊的文化传承,有现代农业的感染,这观光农业不火都不行。”

“不仅如此,这几者之间还相互支撑,互为优势,互相宣传,这一招高。”

大家又是一阵议论,也对于这样的项目憬景着。

“同志们,先别兴奋。为了配合省级观光农业示范园的打造,我们还应干点别的,是吧。第二件事,就是提议以原乡政府所在地的老街为基础,利用政府、机关单位闲置的房屋,改造居民房,引进新的居民来修房,当然,这利用、改造、新修的房屋都得按照政府统一设计的具有我们黄莲民俗特征的样式和统一规划进行。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利用、改造、新修而这么兴师动众,我们是要打造黄莲农耕文化一条街。一切都必须按照这农耕文化的观赏,传承需要进行。”任正说了他的第二个建议,眼里得意之色更加浓厚。

“农耕文化一条街?那得吸引多少眼球?”

“我们这儿世代的农耕社会,工业没有,就只有这农业,农耕,是有很多值得观看的文化特色。”

“这观光农业示范园再注入这农耕文化一条街,那规模不是更大,看点不是更多了?这样,我们黄莲不火都不行啊。”

镇干部们又是一通议论。

“难怪那天山椿和那樊韵在老政府那房子里转悠,原来根在这里哇。”邱水脸上笑着,心里却在骂山椿这么好的点子给了任正一个人。

“啊,那董老幺来借老乡政府那空院子用一用,看她收购了好多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品在那里?她能未卜先知?”应该是山椿的点子吧。

刘素英心里明白了,这山椿到黄莲来走了一趟,有了动静了。黄莲十年的按部就班,也该有所动静了。只不过,这大手笔,没了自己的份,自己只能执行着做具体的事,为领导们创政绩。

唉,管他那个的政绩,终归是黄莲的发展,黄莲百姓的生计。

“好了,同志们。我们所要做的事都很实在,也很有意义。但,基础产业的升级,观光示范园,农耕文化一条街,还不够。”任正继续说道。

“还不够?还要干吗?”

“我们还有做的吗?”

“我们能做得了那么多吗?”

“有那精力那资金吗?”

大家又是一阵议论。

“这个死山椿,那来那么多点子?为何不给我一个?”邱水却在心里埋怨着山椿。

“我们黄莲发展到今天,比周边乡镇好,根源在哪里?”任正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看根源就在当年章山椿同志的《黄莲乡经济发展及化佛老酒坊文化实业中长期目标规划》,把我们黄莲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布局。”郭启民对当年的事儿是了解的。

“对头,没有章山椿当年的规划,肯定是没黄莲今天的发展的。”刘素英也赞同这个观点。

其他的年轻同志到是不怎么了解这个问题的。

“就是吧,当年政府太对不起章山椿了,逼得人家辞了职,同时也是政府的损失。”郭启民看了邱水和任正一眼。在他的心里,觉得章山椿的辞职与这两人都有关系。

“唉,当年是太幼稚了。”邱水心里也难过,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是自己的游记害了章山椿。

“呵呵,郭部长和刘镇长说的有一定道理。我对当年章山椿同志的贡献也很尊重,对他的辞职也很惋惜。这些,当年我都在《甜城日报》上的《山椿现象的思考》和《山椿的离去》中表明了我的观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