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历史军事>大魏风华> 第一百零十章 黑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十章 黑锅(1 / 2)

深夜,整个京城逐渐开始被黑暗和静谧所笼罩,宫城内的灯火也大都熄灭,只有偶尔打着灯笼的侍卫与宫人巡逻经过。

而宫墙的深处,一处寝宫灯火摇曳,一个宦官小心地关上大门,朝着守在外面的御医点了点头:“陛下睡下了。”

上了年纪的御医皱起了眉:“陛下今天又呕了一次血?”

“量不大,比白天好得多。”

“那些方士送过来的金丹”

“陛下已经服过了,”宦官轻轻摆了摆手,“沈御医不必多说,为防陛下一会儿又醒,沈御医去偏殿候着吧。”

御医一时气闷,跺了跺脚之后,有些不甘心地转身离开。

上了年纪怎么可能没点病?然而只要不去吃那些什么红丸金丹,用药膳调理一下多活个几年没什么问题,哪里会落到今天这种呕血的地步?

好言难劝想死的人尤其这个人还是大魏说一不二的天子。

脚步声逐渐远去,灯火又熄灭了几盏,然而寝宫内脸色苍白的大魏天子赵寅并没有睡着,只是双目无神地看着天花板许久之后,才咳嗽了两声:“出来。”

一道鬼魅般的身影飘到了床边。

“把事再说一遍。”

“是,”宫廷直属的暗卫单膝跪下去,声音清冷,“二皇子于府中设宴,吏部尚书义子顾怀赴宴,与内阁首辅张怀仁之子张承发生争执”

若是赵轩和太子在这里,恐怕会因为这个暗卫的话大吃一惊。

因为他描述起今夜发生在宫城之外的事极其详细,就像是他亲自在场一样,甚至连二皇子与太子并没有注意到的某些细节,比如场中其他人的反应,他也没有漏掉。

这意味着在他们心中那个一心想成仙把金丹红丸当饭吃的父皇,并没有放松任何一丝对这个帝国的掌控--甚至连他们那些对皇位的觊觎都清楚看在了眼里。

“所以只是差点一剑砍了张承,却没有动手?”

“或许是忌惮张承的身份,”暗卫顿了顿,“但他逃走前打断了张承的一条腿。”

“忌惮?”魏帝嘴角微嘲,“你应该去问问江南那些成片死去的亡魂--看看一个靠着他爹在京城横行霸道的纨绔值不值得他忌惮。”

暗卫沉默下来,这样的话不是他能插嘴的。

偌大的寝宫里安静了许久,魏帝才咳嗽了两声:“张怀仁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臣子,朕从来不担心他把手伸得太长--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难免要糊涂一把。”

“”

“杨溥已成气候,现在的朕压不住他,让他入阁吧,做个次辅。”

“是。”

“下一道中旨,训斥东宫,太子失德,再下一道明旨,召二皇子赵轩入京营掌团练,入冬后下江南平叛。”

“是。”

一系列安排,一长串话,仿佛耗光了魏帝的力气,他摆了摆手,床前的暗卫消失无踪。

灯火摇曳里,他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朕最怕麻烦了”

六部之一的刑部,作为维护朝廷法纪的庄严之地,每日都热闹非凡。

阳光透过飞檐翘角的琉璃瓦,斑驳地洒在青石铺就的庭院上,身着官服的刑部官员们步履匆匆,进出在各个衙门内,或手持卷宗,或低声交谈,讨论着各种案件,不时有身着皂隶服饰的差役匆匆进出,传达着来自各地的消息和命令。

而在这样的热闹气氛之外,刑部大堂内坐着的刑部尚书卢何,正在慢悠悠的喝茶。

他瞥了一眼对面的刑部侍郎,眼帘微垂:“说说吧。”

“是,”刑部侍郎拿过卷宗,神色有些难看,“案子并不复杂,就是牵涉到的人有点多,昨夜二皇子赵轩于府上设宴,吏部尚书义子顾怀持剑行凶,挟持张大学士之子张承并致其重伤,然后潜逃”

卢何放下茶杯,认真问道:“义子?”

“是,义子,”侍郎翻翻卷宗,“目前任职国子监经学博士与张承并无往日仇怨。”

“现在人呢?”

“已经收入天牢。”

“抓到的?”

“一早便来投案了。”

卢何点点头,总算知道了为什么一整个刑部衙门一早上接手这份卷宗的官员都如临大敌。

又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吏部尚书,还牵扯到太子与二皇子,谁看到都得头大。

“尚书大人,要不要听听前因后果?好像是张大学士之子先”

“不用,”卢何摆摆手,“没有意义。”

做官,尤其是做京官,靠的就是一手能文能武与众不同,还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谁对谁错有什么意义?又不是两个小老百姓跑来告状,当牵涉到的人身份太高太过复杂的时候,一个案子的性质就已经变了。

他想了想:“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