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历史军事>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阻力与推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阻力与推力(1 / 2)

夸得怪叫人不好意思的。

但对于宋徽之提前把消息转达给皇帝,这在林羽的计划当中。

“徽之兄和我想到一处去了,我认为我能够获得新农具的灵感,定是上天想帮助我大常子民,绝不能让它们沦为权贵商绅们盘剥百姓的工具!”

林羽说完暗道一声不好:调子好像又起高了。

果然,宋徽之看向他的眼神,已经不是在看知己,简直像是在看圣人一般,崇拜中透着倾慕,倾慕中透着尊敬。

“林兄!你当真比我更加爱国爱民!得友如此,此生足矣!”

热烈又真挚的情感,像正午的阳光,让林羽不敢直视宋徽之的脸。

其实今日宋徽之不来,他原本是打算去请长乐郡主前来查看完这些农具,再引起朝廷的重视。

不巧的是,吴家紧盯着长乐郡主,生怕他的这座大靠山以公徇私,所以长乐郡主不适合做这件事。

至于江家嘛,此事虽然有功,但糖方的事还没处理,再掺合上农之利器……功高易撼主。

他可不想祸害江家这个铁盟友。

于是,才有了如今的一幕。

作为商人的江南雁,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在谈论关乎大常的要事,欲言又止,还是止住了。

像这种话题他根本掺和不进去,他虽然心中也有国有民,但家族排在第一位。

“林兄,徽之兄,我认为此事定然会有一定的阻力,最好还是提前安排好一切,然后一鸣惊人。”

朝廷里有几户大粮商,把持着大常半数以上的粮食走向。

比如吴家,由于千年积累起来的运输渠道,再加上酿酒与各地粮商的关系,才会在战时,通过稳定粮草供应,立下封侯觅爵的大功。

对于他的提醒,宋徽之反倒觉得无足轻重。

“南雁兄,你觉得阻力和推力相比,哪方力量更强?”

江南雁眉头微蹙,认真思考起了宋徽之的意思。

增产增收对于寻常人来讲,甚至对于像江家这样专门经营酒楼的家族来讲,确实是件大好事。

毕竟粮食充足,大家吃得更多,也会吃得更加精细。

而且粮食多了的话,惠及各行各业不说,人口也会爆增,会带动许多产业加速腾飞。

比如在各地拥有多家书局的绵远书局的宋家,或是江南一带传承千年的织造坊等。

“徽之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既是如此,就不能只让陛下知晓此事,还要提前告知那些家族中不靠田产继日的权贵世家,这样在朝议之时,才会顺利推广新农具的发展。”

“此事就不劳我们操心了,相信陛下自有定论。”

能够打下江山并坐稳江山的天子,靠的可不是气运,而是全方面碾压其他霸主们的实力。

换句话说,只要这两件农具的推广,符合陛下所想的利益,剩下的事,自有人去处理。

“既然林兄早就做好了要将这两套农具献予陛下的准备,运送农具太费力气,有图纸吗?”

“有。”

图纸可比实物重要。

实物丢了,还得拆解很长一段时间,图纸丢了,连钉上钉子之前的结构都能了若指掌。

所以林羽是贴身带着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折叠的草纸,伸展开递给宋徽之。

宋徽之只扫了一眼,眼珠朝上若有所思后,便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它是比传统的耕犁增加了转向,减轻重量和体积也是为了配合这个变化,前进的阻力小了,带动耕犁的力量也会减小。”

一叶知秋,果然不能小瞧古人丰富的学识和判断能力。

林羽在旁边只剩下点头的份儿了。

宋徽之又特意看了看那些标注的注释。

上面独特的字迹,一眼就能看出写字者的风骨。

“看到林兄的字迹,再想到林兄若以此字答题定能在文坛上成就美名,便觉得可惜。”

“是挺可惜的,但上天给你开了个大门,总得关上一扇窗,考取功名只是为国为民的手段,我现在做的事与徽之兄说的,不也是一样的吗?”

提及此事,宋徽之眼神闪烁了一下。

一样吗?

自然是不一定的。

当了官立下这样的大功,必定加官进爵。

可只是一介布衣的话,再立怎样的奇功也只是得到一些封赏而已。

想到这里,宋徽之旁敲侧击地询问:“陛下若因农具之事奖赏林兄,林兄想要什么奖赏?”

若是因奇功破格提拔,先进入农事司做官,从最末流做起,按照林兄的能力,要不了几年便能进入京城朝堂,辅佐陛下,谋定天下诸事。

“我其实……”

“林兄你不是说过想要买个爵位来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