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历史军事>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第二百四十四章 派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 派系(1 / 2)

刚坐到板凳上的唐知涣,险些一脚栽倒进泥地里。

他看向林羽的眼神除了尊敬,还带有一丝畏惧。

太可怕了!

难道说林羽料事如神,一早就算到吴家要利用双倍赔偿一事,设下陷阱,发布限酒令,才故意假装上当,反将一军?

“林……先生,这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吗?”

见唐知涣从公子到员外,如今竟连先生的尊称都用上了。

林羽故作高深一笑,接着露出两排白牙,哈哈大笑起来:“怎么可能!秧马和曲辕犁是在吴妨派刺客刺杀我之前就做好的,我只是担心没有酿酒粮食,剩下的,都是天意。”

他只是居安思危而已。

怎么可能会把素昧谋面的人的心思猜得一清二楚?

那他不是人而是神了。

“也对也对。”

唐知涣不再自己吓唬自己,猜度林羽的心思。

他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脚下的泥地上面。

崔衍为了帮助吴家,把限酒令的锅扣到他的身上,他就顺势学林先生一样,利用新农具逆风翻盘,黑锅是如何背的,便如何回扣给崔衍和吴家。

“我让粮商们尽早卖粮,可是为了他们着想。”

“来人,回县衙把限酒令张贴在城内和镇集等人群出入量大的地方,让百姓们都知道是我在为民谋福祉。”

希望崔郡丞的限酒令,能够快速传遍整个益州。

那些记恨他的粮商们能够尽早赶到旌阳来,见证奇迹。

……

政事堂。

李九鼎在朝堂上处理完日常琐碎的国事,特意留下了六部尚书、侍郎及丞相等人,商议一件要事。

由于今日早朝议事时间太久,李九鼎先赐了早膳。

这种急事缓办的态度,让诸位大臣心里犯起了嘀咕,暗自猜测着,最近在他们手上经办的公干,哪件没有达到陛下的心意,才会故意吊他们胃口。

“难道是上次提议的贡酒一事?”

礼部左侍郎想到上次他刚提议,沿用前朝贡酒,选用吴伶醉当贡酒,就被大公主以各种借口拖延。

后来听闻,大公主向陛下进献了益州酒行新贵,一种叫重碧酒的烈酒。

然而陛下以天下初定,粮食不丰为由,提议暂时不定贡酒,宫中除必要节日和祭祀以外,洒水当省则省,连大公主的提议也给驳回了。

想到此事,户部左侍郎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陛下从一开始就没有钦定贡酒的想法,吴家鸟尽弓藏,无法沿袭的爵位加上没有贡酒的身份,迟早会落没,他说什么也不收吴家女当贵妾。

坐在旁边的户部右侍郎,听到这话,同样愁眉不展。

“吴家倒是舍得出人出力,可谁能想到他这么舍得,难道是动作太大,引起了陛下的忌惮?”

这场赏赐的早膳,不少人吃得是味同嚼蜡。

倒是宋尚书和左侍郎崔玺,一个心怀坦荡,一个有所准备,吃嘛嘛香。

特别是崔玺,看到不少人暗中早已汗流浃背,更是心中嗤笑不已。

身为朝廷官员,不知为国为民,却一心谋求私利,活该良心不安,吃顿御膳都要胡思乱想。

一顿早餐吃了半个时辰,李九鼎终于放下手里的筷子,像个邻家老人似的,笑得慈眉善目。

“爱卿们,今早的饭菜,可还合胃口?”

李九鼎看向宋尚书与崔玺所坐的方向。

平时这个时候,都是身为军师的宋尚书,默契地捧场。

今日,却被崔玺抢白。

“陛下所赐早膳,虽朴素却用心,甚合胃口。”

崔玺特意在朴素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宋尚书还没明白是何意思,礼部左侍郎和户部右侍郎,已离开座位,跪倒在地。

“陛下,臣举荐吴伶醉为贡酒,只是例行公事,真的不是因为纳了吴家女为妾才徇私举荐的,请陛下明鉴!”

“陛下一心为民,削减宫中吃喝用度,没有钦定贡酒,以防嗜酒成风,导致百姓粮食食用减少,微臣定会召集全族效仿陛下,今日起绝不沾一滴酒。”

原本还不知道今日这顿御膳为何而吃的众臣,看到承受不住压力,主动蹦出来承认错误的两位侍郎大人,恍然大悟。

合着他们只是陪坐,不是被问责的那一个。

早知如此,刚才应该多吃几口。

尽管这顿早膳确实朴素,但宫中御膳房拥有他们厨房里没有的东西——砂糖。

利用砂糖制成的糕点或菜品,如今在京城,也只有宫中一家独有。

“哈哈,两位爱卿言重了,朕深知爱卿们为国为民之心意,今日只是因为上朝时间太长,接下来要商议的事又有些费时,这才让你们共进早膳,没承想,倒叫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