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武侠修真>分手后,我转身进入省委大院> 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不变应万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不变应万变(1 / 2)

段延磊这种人他见多了,无非就是自高自大、自视甚高的一个人而已。

自以为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境界水平高,讲道理头头是道,其实都是书生之见,但做起事来百无一用,是空谈误国的典范。

他说的这些道理,梁江涛何尝不知道?

可真按他说的那样搞,所有情况都分门别类,核查到底,每个都办成铁案,不冤枉一个人,首先成本就是天量的。

而且不光是成本的问题,很多事情根本就核实不了。

那最终,一些事情长期悬而不决,举棋不定,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就成了空话,不了了之了。

各种乱象,就无法从根本上纠正。

天底下没有完美的政策,也没有完美的做事方法。

想要完美,那就是不做。

不做,就不会有错。

反之,总能挑出毛病。

真正做事的人,就是要做利益权衡,做取舍。

段延磊长期在党校任职,做的是“传经送宝”的事,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干过复杂的具体工作,根本不懂这样的道理。

还以为举世皆醉我独醒呢!

梁江涛开口道:“段部长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方法表达了意见,咱们投票吧?赞同修改的请举手。”

什么?

一言不合就投票?

段延磊睁大了眼睛。

根据他的预料,梁江涛会大怒,甚至会失态,跟他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

而他,将发挥他的辩才,横压梁江涛,震慑全场。

让梁江涛颜面尽失,几次下来,梁江涛的权威就消失殆尽了。

想不到梁江涛根本不接招,直接投票。

就好像他使尽全力出了一拳,却打在了棉花上,让他很难受。

部务会成员也都很惊讶。

梁部长的风格他们清楚,绝对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眼睛里不揉沙子,没有人能冒犯他的权威。

听到段部长这样的发言,竟然如此无动于衷?

这不是他的风格啊。

其实,梁江涛根本不在意段延磊,根本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你越跟他较劲,他叫得越欢。

直接把他晾起来,他就毫无办法!

投票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段延磊自己,没人投赞同票。

梁江涛已经在市委组织部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段延磊初来乍到,就算背后有市委书记支持,也难以撼动梁江涛的影响力。

部务会成员里,还有两个段延磊之前的学生。

也都是不动如山。

段延磊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想不到梁江涛这么有定力,以不变应万变。

接下来的几次会议,梁江涛还是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彻底遏制了段延磊的势头。

这就是审时度势。

梁江涛占据一把手的位置,堂皇正大地“以势压人”。

用成本最低的方式镇压段延磊,让他有力使不出来。

段延磊气得牙痒痒,但却毫无办法。

这就是手段,想跟你讲道理的时候才讲道理,不想跟你讲道理的时候多讲一句都算输,根本不给你任何机。

梁江涛搞政治越来越有经验,手段越来越纯熟。

颇有点儿收放自如的意思。

梁江涛看似闲庭信步、运筹帷幄,但外松内紧,一点儿没有放松对单位内部的管理。

继续推动内部干部调整,一些老资格的科长、不能适应工作节奏的人都放出去提拔,让干部提拔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所有人都得利。

这叫恩威并施,让上上下下铁板一块儿。

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

段延磊浑身上下更难受了。

他过来可是带着政治任务的!

这么看,硬搞不行,得想一个办法突破梁江涛的封锁圈。

戴斌当了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副科长,李航当了办公室副主任。

一天,谢爱民来汇报,研究室这次提拔交流出去两个人,材料工作又重,建议补充一个人,特来请示梁部长。

梁江涛沉吟了一下,决定从外部补充新鲜血液。

他想到了之前在燚城亲自招录并且看好的选调生任远。

不知道他在县委研究室历练的怎么样了。

对他招录的第一批选调生,他是倾注了心血的。

也会关注他们的成长。

有机会,会优先考虑他们。

当即指示谢爱民和赵浩,去燚城县委考察情况。

市委组织部要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所在单位,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