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红妆>游戏竞技>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第132章 情深义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情深义重(1 / 3)

因为政治因素的干扰,数次延误了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占据了兵力优势的国军打得并不容易。原本先下手为强的出击打成了对方已有准备的遭遇战,双方攻防激烈,87、88师经过一番苦战,最终占领了沪江大学、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地。

日海军陆战队从来没有想到,它们会遇到如此猛烈的攻击。原本狂妄的日军试图速战速决,叫嚣三个月内灭亡华夏。然而淞沪一战,让它们从幻想中惊醒,国军将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直接将它们打懵了,驻沪日军不停地向国内请求增援。

岛国天蝗已下令组建沪上派遣军,由松井石根大将担任司令,指挥第3、第11两个陆军主力师团赶赴沪上作战。

此后双方不断增兵,淞沪战况愈演愈烈。

原本双方最初都只制定了规模不大的局部作战计划,策略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但谁都没想到,战事会演变成双方重兵投入的激烈大会战。

执行意大利威尼斯-华夏沪上航线的“维尔代伯爵号”邮轮在印度洋全速狂奔。淞沪战事益紧,已有消息传来,岛国海军将在本月底前宣布封锁华夏沿海和港口。

马格纳尼船长下令全速前进,缩短中途港口的经停时间,完成补给后立即启航,要赶在日海军实施封锁前到达目的地。

体型庞大的“维尔代伯爵号”劈波斩浪,不顾一切与时间赛跑,给许多游客原本愉快惬意的豪华邮轮之旅,也增加了一丝战争来临的紧张气息。

宋鸿飞对战事极为关切,但奈何当时的信息传播技术条件差,在船上仅能从偶有的新闻广播中零星听到华夏淞沪的局势和战况。

宋鸿飞有些担心家里的安全,宋家的宅院虽然是在沪上租界之内,按理说安全应无问题。但由于身份特殊,现在战事一起,兵荒马乱的,谁都难保东洋鬼子不会暗地里动心思。

在邮轮停靠苏伊士城时,宋鸿飞给家里发了一份电报,内容大意就是淞沪战事已起,局势愈发危急,全家人应尽快西迁。

宋鸿飞知道父亲宋子昱早前已经把家族很大部分的产业作了西迁转移,但是他不确定家人是否还留在沪上。

在年初东洋谍报部门发动“紫日行动”,双方进行情报大战过后,宋鸿飞就和父亲宋子昱深入谈过,他建议父亲积极响应国家现代工商业的布局规划和建设西南、西北大后方的号召,尽早把家族的相关产业西迁,布局内陆腹地。

宋子昱深明大义,以身作则,并以他在东南财团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奔走联络,东南财团尤其是五大家族很大部分的钢铁、机械、矿产、橡胶、纺织、交通和航运等行业也已作了西迁内陆的布局,无形中也为国家在战争来临时得以保留住了大批现代工业。

直到淞沪战事一起,东南财团的这些民族工商业资本大佬无不惊叹宋家真是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宋家的声望也因此更为高涨。宋子昱不禁得意万分,为自己有这么一位儿子倍感骄傲。

由于当时远洋船舶与陆上电台远距离通信有“盲区”,现在邮轮为了赶时间已经不按照原先航线的日程和通信时段,更何况在船上也不是公用的商业电台,他无法指望家人能把电报发到外国的船只上来。

在对战事和家人关切和担心中,宋鸿飞努力让自己沉静下来,身处茫茫大洋之中,任谁都没有办法,多想也无益。

宋鸿飞又习惯性的长时间对着地图,研究个不停。

临行前他和桂率真总队长仔细判研过时局,认为教导总队早晚会有一战,虽然总队率先完成了半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的换装与相应的编组、训练,在轻武器上领先日军,但重武器却没法比,整个总队仅有一个博福斯75山炮营,没有和具有现代化陆、海、空全方位立体战力强敌作战的经验,也没有进行过相应的面对飞机、坦克、重炮作战的训练。

桂率真无奈地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只能如此了。”

他指示宋鸿飞回国后抓紧在全总队进行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临战训练,也令宋鸿飞颇为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宋鸿飞知道国军也从没有进行过城市作战的训练,在历史上的淞沪、金陵作战时吃了血亏,他更感压力,心想巷战的训练也得抓紧进行。

在邮轮上,他没事就对着地图,思考着相应的训练和作战计划。

陪同的特卫组长、驻德使馆武官处的余则成不知道宋鸿飞有这个爱好,不禁非常好奇,看到宋鸿飞不停地在淞沪地区地图上标标画画,笑道:“远隔千里,宋团长依旧很关心战事啊。”

宋鸿飞淡淡道:“战端已起,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余则成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要是忙不迭称是,未免显得有些逢迎,这本是委座的话,谁又敢说半点不是?只得有些尴尬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他又看了看地图,已不由肃然起敬:“这么标准、漂亮的图上作业,我在黄埔时的教官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